4月20日下午,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项目(CEP-BCI)一期中方成果推介会代表60余人,到版纳园访问考察。
考察团成员来自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中国等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亚洲开发银行(ADB)、项目捐资方及FFI等国际生态保护组织。中国环境保护部、亚行环境运营中心(EOC)、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和西双版纳州环保局等领导和项目官员陪同考察。
考察团在版纳植物园科技外事处有关人员和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示范项目办公室技术助理付永能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版纳植物园的植物专类园区。
4月19-21日,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亚行环境运营中心(EOC)和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在景洪共同举办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项目(CEP-BCI)一期中方成果推介会。会议旨在总结交流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项目一期的实施成效,共同分享GMS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项目的经验,并对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长期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示范项目经理、版纳植物园园主任助理胡华斌博士作了题为“亚行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示范项目一期总结”的专题报告,介绍了项目经验,与各国代表充分交流了各种技术性问题。
亚行农业环境与自然资源处处长杰维德.米尔先生(Javed Mir)对中国及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项目一期建设取得的成果给予积极评价:“中国在一期项目中,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扶贫及应对气候变化相结合,这不仅是本区域需要的,也是可行和有益的。云南示范项目的实施带来了里程碑式的成果。它不仅为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制定了省级相应的政策,还增加了一个保护区的建设,从而整合了廊道和区域建设。”
2005年,由亚洲开发银行、荷兰和瑞典政府及减贫合作基金共同资助,经GMS第一次环境部长会议和CMS 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审议通过,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共同实施“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计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规划”项目(CEP-BCI)。中国政府采取“国家指导、地方实施”的管理模式,于2007年正式启动该项目。项目主要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德钦县和广西的靖县开展。目前,中方的项目一期工作基本完成。
版纳园为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示范项目提供技术支撑,这使西双版纳项目成为BCI项目实施5国中唯一由本国科研机构担任技术支撑的项目。
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示范项目经理、版纳园园主任助理胡华斌博士解答各国代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