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类所需的能源日益短缺,甚至于不少地方都已出现了严重的能源危机现象,国内外掀起新一轮的油价上涨热潮。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目光投向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热带森林,以寻求解决此难题的答案。油瓜(Hodogsonia macrocarpa(BI.) Cogn.),即是一种产于热带的极具开发潜力的野生油料能源植物。
油瓜又称油渣果、猪果、有棱油瓜、油渣瓜。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油瓜,这种产油可供食用,也可供工业开发之用的野生植物,受到了当地傣族人民的喜爱,亲切地称之为“麻景”,意思是松鼠爱吃的瓜。而在傣医之中,油瓜也有运用。傣医认为,其根、茎、叶、果实、种仁等,味苦,性凉,具有清火解毒,杀虫止痒,利水退黄,敛疮生肌之功效,主治疥疮、癣、疮疡久不收口、耳痛流脓血、黄疸、梅毒等病症。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老一辈植物学家蔡希陶等就曾经深入地研究过油瓜。当时的研究发现:油瓜种植后,一、二年内就可开花结果,且全年均可持续开花,而其中有三段高峰期,即:3月中旬至4月下旬、6月中旬至8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单株开花量平均可达到300朵以上。油瓜的座果期为2月中旬至11月中旬,而其中有两段高峰期,即:6月中旬至8月中旬、9月初至10初。油瓜开花虽多,可落果率却极高,可达到90%以上,所以单株成功结果大多在20至30个左右,超过60个的极为罕见。究其原因,油瓜是在夜晚7至10点之间开花,次日天亮时花就凋谢了,其传粉昆虫为一些大型蛾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则是夜蛾科的甘薯天叶蛾(Herse convolvuli Linn.)。因此,油瓜座果率较高的季节,也就是甘薯天叶蛾活动较频繁的季节,反之,每年的3至4月,虽然油瓜开花量较大,甘薯天叶蛾却活动频率较低,所以油瓜的被授粉率较低,相应的座果率也很低。除此之外,开花期间某些不利的气候条件如:干旱、寒冷等的出现也影响油瓜的座果率。所以,在传粉昆虫活动频率较低的季节,通过人工授粉可大大提高油瓜的座果率。在自然条件下,油瓜座果率约为5%,而人工授粉之后,其座果率可提高至39%。
近年来,人们对油瓜也有了更多的认识。油瓜果实大小如西瓜,呈扁球形,单果重约两、三千克,直径约20厘米,黄绿色,肉质硬,白色,里面橙红色,有种子6至12枚,大小如鸭蛋,长约7至9厘米,直径约5厘米,可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瓜子”,或“世界瓜子之王”,比起西瓜、南瓜的种子来可要大将近100倍。油瓜种子含油量非常丰富,可高达70%至80%,比大豆含油量还高2至3倍以上,且油质较好,呈淡黄色,清澈明亮,清香无毒,可供食用,味道比花生油还好。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油瓜种子油的主要成分和碳链结构与柴油相近,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油瓜是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油料能源植物,如果以之为原材料,进行生物柴油开发,完全存在可能性;如果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并充分地开发利用油瓜,对于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今天,全球气候变化日渐异常,加之人类一直在大力开发热区,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因此严重地破坏了油瓜的野外生存环境和条件,直接导致了其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甚至濒危,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油瓜的野生资源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保护。
附油瓜简介:油瓜为葫芦科油渣瓜属大型多年生木质攀援藤本。茎、枝粗壮,无毛。单叶互生,叶片厚纸质,常绿,3—5裂,叶柄粗壮,具条纹,无毛;卷须粗壮,2歧。花大,单性,雌雄异株;雄花:组成腋生总状花序;花萼筒管状,延长,檐部钟形,裂片呈五角形,短;花冠辐状,5深裂,裂片倒楔形,顶端截形,具长流苏;雄蕊3,花丝不明显,花药合生,伸出,1枚1室,2枚2室,药室线形,对折。雌花单生,花萼与花冠同雄花;子房球形,1室,具3侧膜胎座,每胎座的边缘着生一对水平生的胚珠,花柱长,柱头3浅裂,裂片又2裂。油渣瓜属仅有1种1变种,主产印度、马来西亚、缅甸和孟加拉国。我国全产,分布于西藏、云南和广西。
油瓜的花
油瓜的果实
油瓜果实纵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