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园地
中科院植物园暨标本馆科普网络委员会年度会议在版纳园召开
日期:2011-04-17 |来源: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 【打印】【关闭】浏览次数:

2011年4月8日至11日,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暨标本馆科普网络委员会2011科普工作年会在版纳园顺利召开。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及院属各研究所的六十多位领导和植物园科普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大会。 

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周德进局长、中国科协科普部杨文志部长、科技部政策法规司科普处邱成利处长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普部祝慧群主任等做了大会发言,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从国家层面就全国性的科普工作发展做了介绍。

会议对中科院植物园、标本馆系统2010年的科普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2010年,中科院系统的各植物园和标本馆在科技部、中国科协和中科院相关政策的指引下,精心策划了大量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在科普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同时以各类项目带动科普工作;并利用大众传媒扩大科普活动效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做出了贡献。

会议期间还重点讨论了植物园、标本馆科普网络委员会“十二五”规划,就如何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升科普理论研究、培养科普人才队伍和组织有效的科普活动进行了深入交流。“十二五”规划作为今后五年科普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全面提高中科院植物园、标本馆科普教育水平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为了让与会代表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学习提高,本次会议还特地邀请了四位在科普工作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专家做了有关科普工作的学术报告,他们是: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陈进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费新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张树义教授和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博士。高水平的专家讲座获得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现场互动气氛活跃。

陈进研究员扎根边疆25年,长期从事热带雨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工作,在国内较早的开展了环境教育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由于他在科研和科普两方面的突出成就,去年10月被当选为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陈进的报告题目是《科研与科普的联接——机遇和挑战》,他从科学植物园的功能和作用、植物园从事科普活动的方法和形式等方面,结合他所指导的环境教育方向研究生的研究成果,系统探讨了植物园如何发挥科普教育的功能,指出植物园必须以生动活泼和互动的形式,将本园科学家和国内外其他植物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向公众展示出来。

费新碑教授长期从事新媒体研究和教学,在运用新媒体从事科普教育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他在会上作了《网络科普》的报告,利用他和他的团队正在从事的中国数字科技馆建设方案为例,从科普网络的人性化设计、网络信息资源有效整合、网络界面友好的艺术设计问题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利用网络进行科普教育的新视角。费新碑教授认为,互联网的出现,使得科普的形式出现了革命性的改变,数字媒体界面设计是有效地把科学和艺术再次联手的好时机,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可以把科普形式推到一个为广大公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高地。

张树义教授是国内第一个因为科普著作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大奖、而且是唯一一位由于在科普工作中的突出贡献,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科学家,他以《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为题,结合他创作获奖作品《野性亚马逊——一个中国科学家的丛林考察笔记》和围绕SARS和禽流感爆发机理和路径的研究成果进行科普宣传过程中的体会,介绍了科学家如何把自己的研究工作介绍给公众,指出科学家不仅有做好科学研究的义务,也有让公众通过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提高科学素养的义务。

方舟子在公众心目中是一位著名的“学术打假斗士”,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职业其实是一位优秀的科普作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他已经出版了19部科普著作,目前在繁忙的打假之余,还以至少每周一篇科普文章的速度,在科普领域里辛勤耕耘。方舟子的报告题目是《科普中的几个问题》,虽然没有讲稿,也不用PPT,但他饱含激情、几乎分秒不差的40分钟的精彩报告,从“科普的立场”、“什么人可以做科普”、“科普做给谁”和“什么是好的科普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博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此外,来自华南植物园、中国古动物馆、西北高原所、武汉植物园、昆明植物园、昆明动物博物馆的代表还就去年的科普工作做了交流。

本次中科院植物园、标本馆科普网络联盟年度工作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实现“十二五”的工作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周德进局长考察版纳植物园科普工作

与会代表讨论“十二五”规划

科普作家方舟子讲座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 滇ICP备0500023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1225号 单位邮编:650204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5
电话:0871-65223106  传真:0871-65223217
单位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茨坝青松路19号 电子邮件:office@mail.kmb.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