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科技部基础司综合与基础性工作处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研究员主持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青藏高原特殊生境下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与保存”2009年度工作汇报及2010年度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评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计财副局长局潘峰主持,专家组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担任组长,成员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董玉琛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陈晓亚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北京大学方精云院士和顾红雅教授组成。科技部基础司处长沈建磊、中国科学院计财局处长赵志刚、子课题负责人青藏高原所昆明分部杨永平研究员、兰州大学刘健全教授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与会专家听取项目负责人孙航的汇报并审阅了有关材料,经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通过一年的有效实施,项目组全体成员克服了在青藏高原工作的种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本年度共收集共完成3778个单元25234份种质材料的采集,涉及142科535属1526种,其中含有珍稀濒危物种及供观赏、药用的野生植物种类,所有材料均已验收合格,并保藏在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超额完成原定的3700个采集单元共25000份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采集任务。在2008年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基于网络的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所有数据信息整合到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网站(www.genobank.org)供公众查询利用,初步实现了项目信息共享、服务社会的目标和宗旨。
截止目前,项目已按计划完成了两年的野外种质资源采集工作,共采集7731个采集单元,50536份种质资源,分六个区域对青藏高原特殊生境下的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针对性采集和保存,在众所周知的恶劣自然环境和复杂社会环境下,超额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采集保存了一定数量的珍稀濒危植物、经济植物近缘种以及野生植物花卉种质资源,进展良好。
专家组认为项目拥有一批以优秀的植物分类学家为主组成的队伍,有较高水平的平台——即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库,项目起点较高,任务完成得相当不错,对两年来项目的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项目的实施逐步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分类学人才,对保持一支稳定的从事宏观植物学特别是植物分类学队伍有积极的意义。同时,项目的实施还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好的科学问题,如青藏高原种子生物学、物种进化过程以及种群遗传学等,为今后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最后,专家组建议科技部考虑将本项目延续为5-10年计划,以保持该项工作的连续性并能逐步扩大采集范围,同时保证当前项目建立起来的采集队伍的稳定性并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