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阳初照,映衬得植物园内各种植物越发蓊郁葱翠。15日,参加2010年科技活动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公众科普日活动的人们,徜徉在枝繁叶茂的植物园和植物所各重点实验室间,与各类植物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针对今年特殊的旱情,植物所的植物标本馆特意举办了主题为“耐旱植物知多少”的展览。被称为“九死还魂草”的卷柏、附生在森林、灌木丛中树上的地衣、茎干粗大肥厚的仙人掌、既可观赏又可药用的芦荟……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耐旱植物。站在植物标本馆内,听植物分类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方伟介绍着各种耐旱植物,来自云南电力学校08级水动班的10多位同学大开眼界:“没想到植物世界里有那么多能在干旱条件下存活的植物。”
而在西南种质资源库大厅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果实种子形态比较也使人受益匪浅。苹果、葡萄、桃、西瓜、椰子,面对一字摆开的不同新鲜果实,志愿者对肉果中的浆果、核果、梨果进行了形态特征分析。而一旁的高倍科研显微镜更是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微观世界之门。“天啊,这是芝麻,多漂亮啊!”“这是蔷薇花科的种子,竟然可以切成两半!”惊叹声此起彼伏。“我们就是想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一窗口了解到植物世界的奇妙。”资源库的工作人员说。
同样,在羽西杜鹃园、植物科普馆、观鸟林、科普讲座上,处处都挤满了来感受科技力量的公众。人们或聆听、或观赏、或参与,愉快地感知着“植物科技”对我们的影响。
来源:http://yndaily.yunnan.cn/html/2010-05/17/content_148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