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战略生物资源学术沙龙在昆明举办
日期:2010-09-08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 【打印】【关闭】浏览次数:

“战略生物资源学术沙龙”(以下简称沙龙)于2010年9月7日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办公楼三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和昆明植物所联合主办,云南省植物学会和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共同承办。

本次沙龙共有近50名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参加。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牟双江、省内外著名专家周俊院士、孙汉董院士、西南林业大学校长刘惠民、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黄兴奇、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黄宏文、中科院昆明分院副院长杨君兴、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陈进、云南省林业科学院院长郎南军、云南大学副校长张克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副所长杨永平以及昆明植物所副所长刘吉开、副所长甘烦远等专家学者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沙龙”从生物资源的收集、保存、保护以及利用等方面特邀了三个报告,分别是:“战略生物资源收集保存的现状与展望”、“中国植物保护战略及植物园迁地保育”和“生物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

《战略生物资源收集保存的现状与展望》由杨永平研究员主讲。报告分析了当前国际和国内对生物种质资源,主要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发现状,提出国际上已把生物资源的占有和对其研究的深度看做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国力的象征。最后报告指出了应加强对国外生物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包括药用、生物质能源、环境治理和保护、食用与饲用等生物资源和实验动物的收集保存,并开展其评价、挖掘和利用研究,为我国生物产业的结构调整提供材料保障,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战略资源储备。

华南植物园黄宏文研究员在题为《中国植物保护战略及植物园迁地保育》的报告中,介绍了我国植物多样性的概况和“中国植物保护战略”产生的背景、过程和实施的进展,并全面分析了植物园作为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提出了植物园应对已经收集保存的物种进行彻底的清查、编目,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下,我国植物就地和迁地保护的现状评估和优先保育策略的制定,特别是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异应答较弱的类群和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物种。最后,呼吁国家应尽快制定和明确今后10年我国的植物保护战略。

昆明植物所刘吉开研究员做了题为《生物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的报告。刘吉开研究员认为“战略生物资源”应是具有重大利用和经济价值,涉及国家发展安全的生物资源。报告列举大量的实例阐述了生物资源与制药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实验动物、天然化合物库、以及生物农药等都将是今后大有希望的生物产业。报告最后提出了发展战略的思考,认为应加大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保护力度;防止生物遗传资源输出国外;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生物资源研究创新能力;全面展开、重点突破,形成重大成果;高附加值利用需要高技术和高级人才。

特邀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对战略性生物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利用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明确了开展战略性生物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加强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并抓住机遇,开展对国外生物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本次学术沙龙中各专家提出的意见和达成的共识将在编辑汇总后,上报各级政府和有关决策部门,为今后的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和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 滇ICP备0500023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1225号 单位邮编:650204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5
电话:0871-65223106  传真:0871-65223217
单位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茨坝青松路19号 电子邮件:office@mail.kmb.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