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昆明动物所在追溯日本人群的历史方面取得进展
日期:2011-06-30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作者:彭旻晟 | 【 【打印】【关闭】浏览次数:

日本人群的源流一直是东亚地区人类学、考古学和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991年,埴原和郎(Hanihara Kazuro)提出了著名的“二重构造理论”(dual structure model)来解释日本人群的历史。该模型认为,来自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群首先移居到日本列岛,创造了日本新石器文化——绳文文化(Jomon Culture),生产方式以狩猎采集为主;随着源自东北亚地区的第二批移民的到来,日本进入到以弥生文化(Yayoi Culture)为代表的铜石并用时代,生产方式转为农业栽培;这两批移民的经过相互混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日本人群。然而,关于绳文文化是如何向弥生文化转变的问题却依旧备受争议。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的指导下,博士研究生彭旻晟尝试着从人类遗传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通过对已发表的952条日本人群的线粒体DNA(mtDNA)基因组进行分析,研究人员重建了日本人群的群体动态历史。结果显示源自距今约5千年前的群体快速增长事件对现今日本人群的母系遗传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时期大约对应于日本绳文时代中期,考古学证据表明当时的生产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先民甚至开始驯化一些植物(例如稗子和葫芦),因此人口经历也了显著的增长。有意思的是,这次群体快速增长一直持续至今,表明绳文文化向弥生文化的转变是一个“平顺”的过程,即不同时代的人口增长的态势是相互衔接的。这提示出,由于具备了相关的一些农业生产经验,绳文先民能够很快掌握随后由弥生时代移民传入的、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例如水稻的水田栽培),继而在随后的弥生时代依旧保持人口的快速增长。

该研究发表在国际开源刊物《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21509

 
相关新闻
·昆明动物研究所关于东亚人群源流研究取得新进展
·昆明动物研究所揭示东亚存在史前人群迁徙的内陆路线
·昆明动物所揭示人类史前移居海南岛
·昆明动物所C型凝集素家族成员CLEC4M基因VNTR区段的起源与演化
·中缅边境地区注射吸毒人群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精神分裂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的验证需要勇气
·昆明动物所在藏族高原适应遗传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昆明动物所证实ZNF804A基因内存在新的精神分裂症易感位点
·昆明动物所在东南亚土著人群中发现新的古老母系遗传世系
·昆明动物所长寿遗传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 滇ICP备0500023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1225号 单位邮编:650204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5
电话:0871-65223106  传真:0871-65223217
单位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茨坝青松路19号 电子邮件:office@mail.kmb.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