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版纳园科学家揭示半附生榕适应性机制
日期:2011-10-20 |来源: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 【打印】【关闭】浏览次数:

棕榈树上的“绞杀榕”(左)及宿主植物死亡后独立生长的榕树(右),(供图:郝广友) 

一般树木都生长在地上,但在热带地区有一些树种在早期阶段附着生长在其它的树木上,只在生活史后期阶段才逐渐通过向下生长的气生根与地面建立联系,发育成独立生长的大树。这类植物称之为半附生植物。

桑科榕属植物是世界各地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的组成物种,全世界约有900种。由于热带雨林复杂的环境条件及榕属植物本身的一些特性,半附生的生长习性在榕属植物不同类群中多次独立进化,使半附生榕成为最大的半附生木本植物类群,现今约有近500种半附生榕。有些榕树独特的“绞杀”现象形成了热带雨林一道奇特的生态景观。早期生活史阶段的附生习性,使得半附生榕的繁殖更新不必依赖于雨林中林窗(较大树木死亡后在森林中形成的空缺)的形成,同时减少了与其它物种的激烈竞争,从而成功进驻茂密的雨林。但是,附生生长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特别是水分获取上的困难。因此,此类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的抗旱的生理功能特征。榕属植物中地生和半附生的分化为研究植物生理功能的进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型。

中国科学院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博士研究生郝广友在读期间在导师曹坤芳研究员的指导下,对这种特殊的生长方式开展了相关的生态学研究,根据此项研究,科研人员证实保守的水分传导、利用及抗旱性是半附生榕在雨林生态系统中繁荣的重要因素。与水分的获取和利用相关的功能特征的适应性进化是热带雨林植物多样性形成和保持的一个重要机制。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著名国际期刊《生态学》(Ecology)上。

原文链接:http://www.esajournals.org/doi/pdf/10.1890/11-0269.1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 滇ICP备0500023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1225号 单位邮编:650204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5
电话:0871-65223106  传真:0871-65223217
单位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茨坝青松路19号 电子邮件:office@mail.kmb.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