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取得重要进展
日期:2013-02-07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作者:马永鹏 | 【 【打印】【关闭】浏览次数: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指分布地域狭窄或呈间断分布,由于自身因素或长期受到外界因素胁迫干扰,呈现出种群退化和数量持续减少,种群及个体数量都极少,已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种群( 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 简称:MVP ),而随时濒临灭绝的野生植物。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卫邦研究员带领的团队,从2004年开始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研究与保护实践,参与推动了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工作。目前,保护生物学领域主流杂志《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在线发表了孙卫邦研究团队撰写的论文:Conserving 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 (PSESP) in China。该文系统总结了“极小种群植物”概念的提出、全国范围内的推动过程、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拯救保护工作进展和近期开展的保护行动等。该文的发表,标志着国际保护生物学领域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这一概念的重视,展现了我国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方面的成就。

新闻链接:

在过去50年里,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是,由于国家层面不健全的保护政策导致了一系列问题。除1999年8月4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所列种类外,最突出和最具有争议性的一个问题是那些物种才是最需要优先保护的?尽管一些研究机构基于物种保护生物学研究,认为要参考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受威胁物种等级划分标准来确定,但由于其等级划分是基于全球尺度上的标准,并且大部分等级标准是依赖于对未来若干年的物种破坏程度推测。有鉴于此,目前一些国家都建立了一套适宜于自己国情的物种保护名录。但是,要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同时得到政府决策层面和科研工作者认可的优先保护物种的确定标准或体系,无疑是一项具有巨大挑战性的工作。

云南是中国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同时也是野生植物受威胁最严重的区域。基于长期对云南野生植物保护的实践,云南省率先在国内提出了需要优先保护的“极小种群物种”(包括动物和植物)的概念,并从2005年开始先后组织编制了《云南省特有野生动植物极小种群保护工程项目建议书》(报国家林业局)、《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含了极小种群物种”)、《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及紧急行动计划》等。国家林业局于2008年编制了《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实施方案》,该方案于2010年8月通过专家论证。2012年5月,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林规发(2012)52号】,标志着从国家层面把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最为一项“国家工程”进行推动。目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 简称:PSESP)这一保护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政府层面和保护生物学领域得到认可。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 滇ICP备0500023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1225号 单位邮编:650204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5
电话:0871-65223106  传真:0871-65223217
单位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茨坝青松路19号 电子邮件:office@mail.kmb.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