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昆明动物所在两栖动物防御高原紫外辐射分子机制研究上取得进展
日期:2016-02-02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 【 【打印】【关闭】浏览次数:

  太阳光谱中的紫外线不仅使人体皮肤晒伤老化,产生炎症、黑色素和色斑,更严重的还会诱发癌变,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动物适应高海拔环境的策略和生理生化机理研究主要集中于低氧低温适应,对动物如何抵御高原强紫外线辐射的认识非常有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生物毒素与人类疾病课题组在张云研究员的带领下,利用两栖动物作为研究模型,探索了动物防御高原紫外辐射的策略和分子机制。云南臭蛙(Odorrana andersonii)分布于海拔2500米左右的高原地带,穴居的务川臭蛙(Odorrana wuchuanensis)在生活史中很少受到强紫外辐射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务川臭蛙相比,云南臭蛙在紫外辐射条件下,皮肤会分泌大量的由9-25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抗氧化肽。这类新型的抗氧化肽具有丰富的分子多样性、高效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抗氧化能力,从而保护动物免受紫外线引起的组织损害。该研究不仅揭示了高原分布的两栖动物适应高海拔强紫外环境的生物策略和分子基础,而且发现了大量结构新颖、活力高以及易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肽,并提供了丰富的分子模板,适用于抗紫外辐射的药物和护肤品的研发。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19866)。研究获得国家基金委-云南联合基金,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以及云南省“云岭学者”计划的资助。 

    

  

附图:云南臭蛙(Odorrana andersonii)(上图)和穴居的务川臭蛙(Odorrana wuchuanensis)(下图)及其生存环境

 
相关新闻
·黑白仰鼻猴冬季家域选择的光照假说
·青藏高原隆升及气候环境变化促进“中国林蛙复合体”物种的形成
·昆明动物所两栖动物Cathelicidin抗菌肽被首次发现
·昆明动物所进一步阐明裂腹鱼属鱼类在云贵高原的演化过程
·昆明动物所在藏族高原适应遗传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鲈鲤属(Percocypris)的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研究取得进展
·昆明动物所揭密两栖动物强大的免疫系统
·昆明动物所研究发现一种作用于BK离子通道的多肽有望成为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昆明动物所研究揭示肿瘤细胞分子病理新机制
·昆明动物所在皮肤创伤修复方面再获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 滇ICP备0500023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1225号 单位邮编:650204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5
电话:0871-65223106  传真:0871-65223217
单位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茨坝青松路19号 电子邮件:office@mail.kmb.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