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当一次“科学家”——记2016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西部营探究性科研实践课程

科技与教育处 2016-08-01

  2016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西部营活动的重头戏——探究性科研实践课程于723日下午正式开始啦!在为期3天的营期生活中,广西、贵州和云南的66名带队老师和营员,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了科研实践的课程,他们将走进中国一流的科研平台,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指导下开展血管保卫战化合物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检测受人青睐的天然抗氧化剂不同植物抗氧化活性评价及活性成分追踪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指导下开展 剪切拼接的大肠杆菌会发光发光大肠杆菌的制造、CRISPR/Cas9魔法剪刀”—柑橘凤蝶CRISPR/Cas9基因编辑实验;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天体结构与演化重点实验室团队指导下开展百变星君”——小行星形态学研究、用云南天文台40大锅宇宙灯塔亲密接触的6个科研实践课程。 

  中科院科研人员作为课程指导老师,首先带领营员进行了课程的开题,开题报告中为营员们详细讲解了本课程的基础知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整个科研实践中涉及的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之后带领大家参观了实验室,对实验中将要用到的仪器、药品、模型、公式等一一进行讲解,手把手教营员如何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进行实验操作。最后指导老师还给营员们布置了作业,要求大家带着相关的科学问题回去查找资料,自学背景知识,熟悉实验流程。

  

  六个探究性科研实践课程分别进行了课题开题 

  724日,营员们带着满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走进实验室!大家前期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可面对这些从未接触过的五花八门的仪器、药品以及各种模型、公式,还是有些不知所措。在指导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导和鼓励下,营员们团队分工、亲自操作,随着实验的进行,技术越来越好,操作也越来越熟练,逐步明晰了实验结果和推演结论,实验室中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化合物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检测”课程的营员在采集兔子动脉血

  

  “化合物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检测”课程的营员开展活性检测

   

  “不同植物抗氧化活性评价及活性成分追踪”课程的营员开展蒸馏、萃取分离

  

  “漂亮”的实验结果

  

  “发光大肠杆菌的制造”课程的营员在配制实验试剂、准备液体培养基

  

  “发光大肠杆菌”   

  

“柑橘凤蝶CRISPR/Cas9基因编辑实验”课程的营员在采集蝴蝶卵

  “柑橘凤蝶CRISPR/Cas9基因编辑实验”课程的营员在排卵、粘卵、注射     

  “小行星形态学研究”课程中营员推演模型和公式     

  云南天文台40米“大锅”

  “用云南天文台40米“大锅”与“宇宙灯塔”亲密接触”课程中科研人员讲解模型和公式,营员亲自操作40米“大锅”

  一天忙碌而充实的科研实践课程结束了,营员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实验室,虽很疲惫但意犹未尽。接下来,他们将独立完成自己的课题报告,并用PPT的形式面向专家进行成果答辩。让我们期待他们精彩的答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