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享受着舌尖美味,它却濒临消失

昆明动物研究所 杜丽娜 2017-06-27

《舌尖上的幸福》截图

  如果你看过《舌尖上的幸福》,就一定知道这味湖南永州的美食:码市山螺 

  为了寻找这美味的主角——码市山螺,我们一路从湖南的江永经广东连州来到了湖南江华县的码市。 

  由于下雨,河流变得混浊,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寻找它的热情。 

  码市山螺在分类上应隶属于厚唇螺科、沟蜷属,壳细长,壳面黑灰色,壳顶常被腐蚀,缝合线较浅。它们生活在山间溪流,喜欢清洁、氧气充足的水体,常吸附在大石头上,以石头表面的藻类、细菌及植物碎屑为食,对水质污染敏感。沟蜷属种类的螺厣呈角形或圆形、齿舌和特殊的生殖器结构可以将厚唇螺科的种类与其它种类螺区分开。 

沟蜷属的壳形及齿舌结构

  寻找码市山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一路上不管是清澈的溪流,还是混浊的大河都没有找到它的痕迹,这似乎与它的名气并不相符。既然自己找不到它,那就寻求帮助吧。码市山螺是码市的明星物种,想必大街小巷一定有它的踪迹,然而,走遍码市所有的夜宵店,得到的却是同一个答复:没有! 

  几经打探,加上朋友的远程帮助,我们来到了码市的大锡乡,这里是所有信息的汇集点,似乎码市山螺只能在这里有,我们带着无比的热情来到这里,然后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溪中搜索,连个壳都不曾发现。 

在大锡乡的一条溪流里寻找码市山螺的踪迹

 

  在失望到达极点之后,总有意想不到的幸运。 

  在大锡乡,我们遇到了坚持7年保护繁殖码市山螺的一位养螺人,在他的繁育基地,我们看到了码市山螺的真面目。 

来张码市山螺正面照

  在与这位养螺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基本了解了码市山螺的生活习性,它在每年的2月~9月间繁殖,2龄以上达到性成熟,平均寿命在5~6年,当然也有长寿的,可以达到10年。 

  码市山螺,特别是幼螺,对水体的容氧量要求特别高。2011年前后,李文庆将收集到的种螺在家中的水池里尝试人工养殖,然而,由于缺氧等原因,80%的螺都死掉了。 

  为了将最后这些螺种留住,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李文庆承包了一段小溪,让它们自然繁殖。然而,在自然条件下,码市山螺的繁殖成活率却很低,这也是让李文庆目前最为头疼的问题,同时也是需要攻克的科学难题。 

码市山螺和它的生态养殖基地(李文庆提供)

  因码市山螺肉质鲜美,据说具有清肝、明目、补肾、醒酒等功效,深受人们喜欢,并且,因为码市大锡乡的河水水质较好,在这里生长的码市山螺较其它地方的口感更佳,无腥味等原因,使得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 

  据李文庆说,5年前,一个抓螺蛳高手,一个晚上可以捕获5斤山螺,大概售价是30元每斤,然而,随着吃螺的人越来越多,抓螺蛳的人也越来越多,捕来的山螺不管大小都为那一碗螺蛳汤献出了生命,使得码市山螺的数量急剧减少。时至今日,一个捕螺高手一个晚上也捕不到半斤螺,而码市山螺的价格也由30元涨到了200元每斤,却也是一斤难求。 

  目前码市山螺已经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人们开始投资保护这个稀缺的美味。然而,码市山螺为何会变得如此濒危? 

  初步总结,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河水污染,这主要与早些年的采矿有关。这些年采矿被禁止,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有所减少,然而,其它的破坏又出现,碎石采沙、电站建设等同样对码市山螺有着影响。在沿河岸线走了近20公里,大概看到5个不同大小的碎石采沙厂,河道内泥沙含量的增加,破坏了码市山螺的生活环境,使得它们无处安家与觅食。而电站的建设,在枯水季节,电站下泄水量的减少,使得下游河水变浅,码市山螺不仅仅人类喜欢吃,鸟类、蛇、老鼠都会趁河水变浅之际,来一顿饕餮大餐。 

  除此之外,外来种的入侵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福寿螺已经入侵了码市的深水,在深水中,作为一个非专业摸螺人,10分钟徒手摸到5个福寿螺,而在深水旁边的水田内,福寿螺的数量更是多的让人心惊。 

  已经有研究表明,福寿螺会取食其它的幼螺及螺卵,因而,在物种保护的同时,也应该防范外来物种的入侵。当然,过度的捕获也是码市山螺数量急剧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希望若干年后,它不会仅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建立在河边的碎石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