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动物所利用博物馆样本揭示北欧现代犬种的遗传起源与培育历史
由于创始种群已经灭绝,现代犬种的起源和极端形态进化的相关研究很少,因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国栋研究团队分析了8个100-200年前从瑞典北部传统服装中获得的狗毛样本,以探索现代北欧拉普猎犬和麋鹿猎犬品种的起源和人工选择。
研究团队与瑞典KTH大学Peter Savolainen教授研究团队开展了国际合作,从北欧拉普兰地区博物馆中的八件约100-200年用狗皮制作的大衣、手套等物件中提取aDNA。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获得全基因组数据后,与全球多个犬种进行基于SNP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证实了北欧多个狐狸型犬种(如,芬兰拉普猎犬、挪威驯鹿犬)均来自于这八件皮张样本所代表的北欧“土狗”。同时,outgroup-f3分析显示它们的祖先最早由欧洲大陆迁徙而来。此外,经过基因交流分析发现这八件皮张样本所代表的北欧“土狗”与欧洲狼普遍存在基因交流。随后,通过选择信号分析发现北欧狐狸型犬种在品种培育的过程中,与耳型相关的MSRB3基因受到了强烈的人工选择,与其犬种标准中定义的直立耳型有着高度的吻合。最后,研究团队与云南大学教授王璐研究团队开展合作,进行了细胞与分子学功能实验,发现了MSRB3基因通过与3未配对的括号或引号!UTR区域结合的miRNA调控表达,最终影响家犬耳型直立与否的遗传机制。
近日,以上研究以Historic dog furs unravel the origin and artificial selection of modern Nordic Lapphund and Elkhound dog breeds为题发表于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识之、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严雨为文章的并列第一作者,王国栋及Peter Savolainen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春城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图(A)皮张样本与北欧现代犬种的系统发育关系;(B)北欧现代犬种的遗传起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