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重要政策举措及实施效果
-
2023.02.24
云南天文台在太阳暗条形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与云南师范大学相关人员通过合作,发现太阳上小尺度振荡磁重联可以促使一个中间暗条的...查看详情>> -
2023.02.24
昆明植物所与合作者解析羊肚菌栽培生活史中土壤微生物组的动态变化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合作者(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菌胜生物)共同解析了羊肚菌栽培生活史中土壤微生物组的时间动态,为...查看详情>> -
2023.02.20
海拔梯度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研究组基于长期监测海拔样地平台(海拔跨度800...查看详情>> -
2023.02.23
地化所在宏基因组揭示煤矿来源酸性废水的抗性组特征研究中获进展
不同种类矿物开采活动都能产生极端酸性,富含多种重金属和高浓度SO42-的酸性矿山废水(AMD,acid mine drainage)。过去对AMD的研究主要...查看详情>> -
2023.02.22
昆明植物所在附生植物的景天酸代谢多组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附生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生物多样性和服务功能的形成与维持、特别是养分贮存和水分保持有重要作用。...查看详情>> -
2023.02.20
植物种质资源与基因组学攻关团队取得烟促种子萌发研究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种质资源与基因组学攻关团队在国际植物科学主流学术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发表论文,阐述野...查看详情>> -
2023.02.21
昆明植物所从南牡蒿中发现系列结构多样的新颖倍半萜二聚体和作用于PDG...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陈纪军研究团队从南牡蒿中发现系列结构多样的新颖倍半萜二聚体和作用于PDGFRA靶点影响AKT/STAT信号通...查看详情>> -
2023.02.20
云南天文台在日冕物质抛射的角宽度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邓林华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和广州大学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邓辉教授、王锋教授(共同通讯...查看详情>> -
2023.02.14
土壤综合生物多样性(Multidiversity)是评估“近自然模式”橡胶林土...
土地集约化利用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是气候变化背景下面临的重要问题,相关研究已经从单一类群的生物多样性描述转...查看详情>> -
2023.02.15
我国科学家参与的世界首个覆盖五大洲的自动天文台网络建成
近日,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理事会安达卢西亚天体物理研究所完成了伽玛暴与瞬变源观测系统(Burst Optical Observer and Transient Expl...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