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时报】最新版《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发布 云南有25434种动植物
■ 都市时报记者 朱绍平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也是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60周年。那么,素有“动植物王国”美誉的云南省“家底”如何呢?当天,云南省环保厅联合中科院昆明分院,发布《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上述问题也有了最新答案。至此,云南成为全国首个公布生物物种名录的省份。
目前最权威最准确的名录
云南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高正文介绍,《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由昆明植物研究所牵头,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大学等单位组织省内外200多位专家编制完成,并通过省环保厅和中科院昆明分院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名录中的每个名称都经过异名、别名、分布区、系统位置等相关信息的审核及分类学专家审定确认,并将通过云南生物物种网络平台与全球生物物种名录实现信息共享。本次评估是目前对云南省生物物种评估对象最广、信息最全、参与专家人数最多的一次。
2016版名录丰富完善了云南物种名录,填补了云南大型真菌和地衣等类群的名录空白,纠正了现有相关名录的错误,是迄今为止云南省最权威、最准确的生物物种名录,代表着当前云南省生物物种调查研究的最高水平。名录的发布,标志着云南成为全国第一个公布生物物种名录的省份,为今后开展物种研究、保护、利用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保护全省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立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也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具有丰富性、特有性、脆弱性三大特点。
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建立了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为辅的生物
多样性保护体系;全面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以及以滇西北、滇西南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开展了巧家五针松、华盖木、亚洲象、羚牛、滇金丝猴、绿孔雀、滇池金线鲃等珍稀、濒危或特有物种的拯救、保护、恢复工作,滇池金线鲃等一批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人工繁育、种群恢复获得成功,亚洲象、西黑冠长臂猿、滇金丝猴等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典型生态系统和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已建成自然保护区161个
今年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制度建立60周年。高正文介绍,1958年,云南省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1997年出台了《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至今全省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61个(其中国家级21个、省级38个、州市级56个、县市区级46个),总面积约2.8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3%,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多年来,云南省环保部门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职能,积极协调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十二五”以来,云南省轿子山、云龙天池、元江、乌蒙山4个保护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寻甸黑颈鹤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新建了勐腊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和关累勐捧、勐海、会泽牯牛寨杜鹃、待补鸡鸣山、大井元江栲5个县级自然保护区。
中科院昆明分院院长李德铢表示,生物物种的调查、编目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物种名录还将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下一步,将全面评估云南省生物物种的濒危状况,适时发布《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
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涵盖了11个类群
大型真菌、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共收录25434个物种
大型真菌
2729种
占全国的
56.9%
地衣
1067种
占全国的
60.4%
高等植物
19365种
占全国的
50.2%
脊椎动物
2273种
占全国的
52.1%
云南分布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153种
约占全国的41.6%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42种
约占全国的57.1%
(脊椎动物)
来源:http://times.clzg.cn/html/2016-05/23/content_5656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