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绿水青山里的穷帽子怎么摘?中科院昆明分院扶贫访村纪实
贫困是什么样子?云南省澜沧县,夏末秋初,酸甜香糯的芭蕉挂在枝头,成熟的番石榴散发着浓郁果香,母鸡带着一群鸡仔叽喳觅食,黑猪趴在圈栏上四下张望。然而,这片美丽的土地裹挟着最深层的贫穷,所有人的指甲里都是黑色的泥土,不少道路一到雨天就无法通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9月25日早晨8点10分,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甘烦远带队从昆明出发前往澜沧县勐根村,摸清致贫的症结,继续探索绿水青山里的穷帽子该怎么摘。
认准“亲戚”:把扶贫落实到户
勐根村东边,距离村委会7公里的地方是酒井乡南波别组。9月25日晚上八点半,村民赵建忠蹲在自家门口的火堆上炒米饭。看到有客人来,他赶紧起身进屋拎开水准备沏茶。
“这是谁家的‘亲戚’?”甘烦远一边帮着翻炒米饭,一边问中科院驻勐根村第一书记胡红。
“我看一下。”胡红一边拿着手机照明,一边用手指在一串密密麻麻的长名单上从上向下划着,看到“赵建忠”三个字后又由左向右划去,“高峰家的。”
胡红手里的名单,印着南波别和老达保两个村民小组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干部职工的结对名单。赵建忠家的帮扶负责人就是昆明分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高峰。在昆明分院,从院长李德铢、党组书记周杰到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每位昆明分院的成员对应三家农户。他们管这些农户叫“亲戚”。
从2015年起,昆明分院就把“挂包帮”“转走访”作为年度工作重点,要求全体职工都要高度重视,放下身份、架子和知识分子的包袱,深入贫困村,帮扶结对户,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的科技能力和科技成果,为老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自那之后,“走亲戚”就成了家常便饭。仅2016年,分院院长李德铢、党组书记周杰、副书记兼纪检组长杨君兴、副院长兼机关党委书记甘烦远、就先后带队回访,与当地政府、帮扶群众和村组干部交流扶贫帮扶工作进展情况,收集意见建议,推进精准扶贫。
把脉穷根:帮农户解决难题
老达保村村民李扎祙是甘烦远家的“亲戚”。他家门口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家庭情况、脱贫进展,以及甘烦远的联系电话。
“他家一是因为缺钱,也就是缺养殖、种植等致富发展产业资金,二是缺技术,缺养殖、种植等致富劳动技能。”甘烦远说。
由于发现了这些问题,李扎祙家享受了2015至2017年度整乡推进到户项目提供的4000元资金,还参加了由乡农业服务中心牵头举办的养殖、种植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每一家的贫困原因都不一样,大水漫灌式的扶贫肯定行不通,必须走进每家每户。”甘烦远感慨。
通过摸底核查,昆明分院与地方政府一道,逐渐摸清贫困原因,找出致贫根源,通过“一户一卡”,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统计,制订了“一户一策”脱贫方案。
不仅如此,按照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昆明分院还选派胡红作为驻村干部,并担任帮扶村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为了融进村民圈,得到村民的信任,胡红选择了一种最质朴的方式——走心。“你们认为应该最先干什么?”“修路、盖房、搞生产,哪个最急?”摸村情问民需后,胡红就开始四处问政策找项目。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勐根村完成了200户安居房改造,村内1765.5米长的道路主路硬化,4183米串户路硬化,组织实施了能繁母猪、能繁母牛、甘蔗种植等产业帮扶项目。
“好好干,有什么问题,给我或胡红书记打电话。”离开前,甘烦远拍着李扎祙的肩膀说。
发挥特长:靠科技脱贫致富
在南波别组科技文化活动中心的院子里,热情的哈尼族村民端出竹滕编织的桌椅,为从中科院来的“亲戚”们沏上当地生产的藤茶。
抿了一口茶,甘烦远放下杯子:“这个茶现在的销售情况怎么样?”得知茶叶销售量不大,包装简单粗放后,甘烦远就开始与昆明分院科技处处长戴开结计划着,让昆明植物所帮助分析化学成分,并把当地藤茶品牌打出去。
科技力量是中国科学院的专长。近年来,科技力量为扶贫工作解决了诸多难题。
2016年,为了帮助当地建立普洱茶质量标准规范,昆明分院组织对澜沧主要产茶地区的茶叶及景迈古茶园古树茶的化学品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阐明其物质基础,建立了茶叶,包括古树茶质量在内的评价体系。帮助企业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为茶叶规范化生产和品质控制提供技术支撑,为澜沧古茶品牌打造提供科学依据。
不仅如此,食用菌复合生态栽培示范推广、重要中药材滇重楼种植栽培示范、大叶千斤拔生态茶园改造、小耳猪的养殖示范……科研人员用科技帮农民创造了一个个“金饭碗”。
扶贫先扶智。联合澜沧县科协、教育局等部门,昆明分院在澜沧县勐朗镇中心完小共建“澜沧县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组织中科院南京分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到澜沧县民族中学、澜沧县勐朗镇中心完小、酒井乡中心小学、勐根村完小开展科普活动。
“我就是想让老百姓看到,活生生的党就在他们身边,中国科学院的技术就在他们身边。”胡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