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新闻】生物资源如何实现利用并可持续发展?云南的UP主、“蘑菇先生”“玉米人”这样说...
10月13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召开期间,COP15新闻中心举行了“生物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云采访。被大家亲切称为“裴爷爷”的UP主(博主)中国民族植物学开创者裴盛基、“蘑菇先生”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院真菌专家杨祝良、“玉米人”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番兴明介绍了他们将生物资源进行利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案例。
84岁博主裴盛基
玩转短视频科普云南植物
“小红书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裴盛基,我是你们的裴爷爷,从事民族植物学工作60多年了。让我来为你们介绍美丽的西双版纳植物天堂……”84岁的裴盛基爷爷在小红书发出的第一条科普视频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打那天起,这位84岁的老人开始将自己干了几十年的老本行与新兴的短视频结合在一起,在年轻人喜欢的生活分享平台上成为了一名科普UP主。
▲中国著名民族植物学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裴盛基
裴盛基,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中国民族植物学开创者,曾任国际民族生物学会主席、国际山地中心专家和部主任、中科院西双版纳热植园主任。退休后,他依然活跃于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
今年7月,裴盛基开了个名为“裴爷爷说植物”小红书号,开始用短视频推广植物学。为什么要成为一名UP主?裴盛基说,在长期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城市里的年轻人都不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民间知识,如果要调动大家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使之成为主流化的行动,科普很重要。“我就想通过年轻人喜欢的短视频方式,选择年轻人集聚的平台,给大家科普民族文化跨文化的自然融合与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关系。”
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中,裴盛基深刻体会到西双版纳民间流传的那句傣族谚语:“没有树就没有山,没有山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人”。“其实这句话也讲透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裴盛基说。
▲中国著名民族植物学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裴盛基
对于生物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裴爷爷还给出一个生动的例子。在西双版纳,很多村民精心照顾着古茶林,不仅保护了生态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们既有青山又有了金山。
“其实最好的保护就是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于怎么利用,在我们丰厚的传统文化中可以找到答案。”裴盛基说,云南的2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里蕴藏着深厚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基因。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各民族的共同传统,民族植物学就是要发掘这些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用正确的发展观念,善用资源,保护资源,知行合一,实现可持续发展,守护生物多样性,守护我们美好和谐的家园。
▲中国著名民族植物学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裴盛基
为了实现生物资源的有效利用,裴盛基这几年还将研究方向放到了植物多样性以及植物护肤方面相关知识。他表示,中国拥有丰富的利用植物护肤的传统知识和养颜文化,是在生物多样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多样性和研发植物护肤产品的独特文化资源。作为首席科学家,裴爷爷深入开展了对高山植物的研究,并研发出许多植物护肤产品。其中以高山石斛兰为原料的护肤品广受好评。
“蘑菇先生”杨祝良:
野生食用菌成为云南地方经济发展新生长点
“我想借着COP15的机会介绍一下我们云南的野生食用菌。”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祝良说。30余年间,他专注真菌研究,为大型真菌绘制族谱。
云南野生菌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内首屈一指。据统计,目前全球野生食用菌有2500余种,我国约1000种,云南近900种,约占世界食用菌物种的36%,占全国的90%。云南野生食用菌物种及产量独占鳌头,风味品质首屈一指。具有 “野生菌王国”的美誉。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杨祝良(扎根中国大地的“蘑菇先生”)
“羊肚菌是世界著名四大野生食用菌之一,价格昂贵.但近些年,市面上曾经很贵的羊肚菌,价格却大幅下降。这些羊肚菌是人工种的,多亏咱们现在人工种植技术水平高,大家才有这样的口福……”杨祝良说。
2007年以来,他的团队收集菌株8920余株,筛选出“昆植1号”和“昆植2号”优质高产核心种质30余株,揭示了羊肚菌的起源、演化和复杂的生活史。还发现人工种植的产量不稳定是菌种快速退化所致,利用交配型基因的特异性,提出了生产菌种退化与否的早期“1+1交配型基因”检测技术,解决了羊肚菌高产和稳产菌株检测难题。团队还提出了“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和“秋播冬收”全新种植和管理模式,将大田种植的成菇率提高了20-30%,将种植周期由过去的120-180天缩短至60-100天,实现了羊肚菌大田四季高效栽培。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杨祝良(扎根中国大地的“蘑菇先生”)
最近,团队取得了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成功的新成果。目前,羊肚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在云南、四川、等省市累计示范种植已达1.96万亩,经济效益达1.92亿余元。
人工栽培羊肚菌将云南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了经济发展优势。在云南,野生食用菌已经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新的生长点,年贸易量15~20万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也解决了十多万人的就业问题,加快了云南旅游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
但是,杨祝良也提醒,云南野生菌资源丰富,是宝贵的“金山银山”,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过度采集,已经导致某些物种野生菌处于受威胁的状况。他呼吁,如何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野生菌资源保护好、研究好和利用好,既是相关部门的大事,也是科研工作者的任务,更需要普通大众积极参与的有重要意义的活动。野生菌保护,需要大家共同参与。
“玉米人”番兴明
潜心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取得多项突破成果
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番兴明坐在办公室里接受云采访时,身后一个由颜色深浅不同的玉米搭建的柱形展示台格外引人注目。番兴明说,这座“玉米塔”向来访的国内外同行展示着玉米这一云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的独特地位,也激励着自己在研究道路上永不驻足。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 番兴明
玉米,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高的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之首,同时,玉米也是发展畜牧业重要的优质高产饲料,对畜牧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云南省玉米常年种植面积3000万亩左右(大于水稻、小麦、马铃薯播种面积之和),全省玉米总产量超过了920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达49%以上。”番兴明说,“但云南省内玉米生长长期以来只能满足70%左右的需求,有近30%的饲用玉米需要从省外乃至国外购入,致使云南省饲料成本比其他省(市)高出约5-10%,云南省的玉米生产病虫害有加剧情况,从生产上看,品种同质化严重,种质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育种手段多以常规育种为主,分子育种技术、单倍体育种技术等还未得到普遍运用,同时,种业基地不健全,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低,玉米机械化生产程度也较低。”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 番兴明
针对存在的问题,40年来,番兴明带领团队潜心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创新、品质改良、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成功解决了玉米种子同质化等重大技术难题。
在他们的努力下,云南省农科院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合作近40年,从南美洲以及泰国引进了大批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并大规模开展核心种质创新,使云南成为全国拥有热带玉米种质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创制的抗病、优质玉米种质已向国外发放14000余份次,为解决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的关键问题做出贡献;目前,团队已拥有核心育种技术,如单倍体加倍技术,也培育了一批突破性品种,科研成果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助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屏新闻 2021年10月13日)
来源:https://appkp.ccwb.cn/news/202110/2021101321414297GU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