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李德铢:“咬定”青竹 解码植物
【人物小传】
李德铢,1963年11月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主任。长期从事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在竹类植物分类、系统发育和演化历史研究方面作出系统性贡献,引领中国植物DNA条形码和新一代植物志研究,解析了被子植物早期演化历史,揭示了东亚植物区系代表类群地理格局成因。领导建成亚洲最大、国际一流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立了集种子、离体材料和DNA库于一体的种质资源保藏体系,实现中国万种野生植物种子的标准化采集和保存。李德铢为我国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创新和国际学术地位的提升,以及战略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1年,李德铢获得第三届“吴征镒植物学奖”杰出贡献奖。
李德铢在查看标本。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摄
“中药材木通和关木通容易混淆,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可能引起肾脏衰竭,通过植物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把两种药材鉴别出来。”刚从实验室出来的李德铢,坐在摆满植物学书籍的办公室里,说起专业领域,侃侃而谈。
研究竹子近40年,还未摸清云南竹子的“家底”
研究竹子近40年,李德铢却说自己是歪打正着学了竹子研究。
1983年,李德铢考入西南林学院,从江西来到云南读研究生。原本学习昆虫的李德铢意外被调剂跟随竹类专家薛纪如学习,从研究昆虫到研究竹子,导师对他说,“云南竹子太复杂,这辈子你把云南竹子搞清楚就够了”。
云南是中国竹子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有藤本类的竹子、有结浆果的竹子、还有结的果实跟梨一样大的竹子……从未见过这么多种类竹子的李德铢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学一行爱一行。1984年,深入德宏采集标本的李德铢一口气发现了几个竹子新种,也从此跟竹子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在海拔3800米的玉龙雪山上采集过灌木状箭竹,也曾在沧源县的密林里见过三十多米高的巨龙竹,走过云南的山山水水,研究竹子近40年的李德铢坦言:“到今天为止,云南竹子的家底我还没有完全摸清楚。”
如今,李德铢还能在学生采集到的竹子标本里发现新种。
“第一次到西双版纳,先见竹林,再见竹楼,最后才见人家,吃饭有竹笋,打水用竹筒。”李德铢研究竹子,也爱吃竹笋,对于竹子的产业化发展,他认为未来大有可为。“云南的竹子种类丰富,但产业规模不大,根据各地生态环境的不同,非常适合发展不同种类的竹产业。”
为植物DNA制定条形码的人
在植物分类学的研究中,如果基于传统形态学分类,就必须采集到包括根、茎、叶、花、果在内的完整植物标本,但竹子一般得几十年才开花,因此竹子的分类研究一直是植物分类学中的一个难点。
1993年李德铢赴英国做博士后研究,彼时国外分子生物学发展迅猛,李德铢认识到“必须把分子生物学引进国内,以加深对植物分类的研究”。
1997年回国后,李德铢开始利用DNA片段等分子生物学的新技术手段进行植物分类学研究。
2008年,时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的李德铢在加拿大参加了一次DNA条形码国际会议。会上展示了加拿大科学家利用鱼类DNA条形码快速鉴定了市场中以次充好多种类鱼肉混卖的案例。
李德铢介绍,DNA条形码是一种利用标准DNA片段对生物物种进行快速鉴定的新技术,由加拿大科学家于2003年正式提出。
新技术的发展让李德铢意识到“DNA条形码确实有用”。在中国科学院相关项目的支持下,2009年,李德铢开始带领研究团队发起和实施中国维管植物DNA条形码计划,经过团队两年的共同努力,提出了植物条形码新标准。
只需指甲盖大小的植物标本就能提取DNA,快速识别出所属的物种,植物条形码让植物有了“基因身份证”,而这项技术也逐渐被运用于中药材鉴别等多个领域。
李德铢曾收到一包公安部门送来的疑似红豆杉粉末,利用DNA条形码技术,李德铢确认了粉末为特产于滇西北的珍稀植物高山红豆杉,为公安部门破案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而植物DNA条形码体系的建立,也让李德铢的植物分类学研究如虎添翼。“在老挝发现的新属竹子至今还没开花,根据分子方面的证据,我们就把它定到了一个新属里,国际上也是认可的。”结合传统形态学和DNA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近两年,李德铢陆续发现了纪如竹属、老挝竹属等新的竹子种质资源。
“由于竹子开花少,分子层面的变异序列特别慢,用分子的方法进行竹子分类,近缘种的差异很小。”为深入竹子的分类研究,李德铢开始了二代植物DNA条形码体系的建设。
目前,李德铢带领团队搜集了中国植物中99%的科、共16000种植物的二代DNA条形码数据。他介绍,中国植物有31000余种,相当于一半种类植物的二代DNA条形码已经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建立的数据库里了。
“相对老一辈植物学家,不算坐冷板凳”
李德铢常常笑称“自己属兔,是吃草的,所以有些耐性”。在他看来,植物分类学是基础研究,而竹子更是几十年才开一次花,从事相关研究必须要有耐性,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坐冷板凳精神,几十年坚持下来才能慢慢有所收获。
对于自身,李德铢却说:“我自己做的是相对冷门的学科,从这一层面看是坐冷板凳,但相对老一辈植物学家来说自己极其幸运,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研究,不算坐冷板凳”。
一边关注着前沿发展,一边专注着基础研究,几十年如一日,李德铢始终“咬定”青竹,围绕植物分类学进行着科研工作。
在李德铢内心还有着自己的科研追求:“中国人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就与植物有着深厚的渊源,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跟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于“吴征镒植物学奖”
吴征镒植物学奖由中国植物学会、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于2016年7月12日联合设立,旨在弘扬吴征镒严谨治学、无私奉献和执着追索的科学精神,奖励在植物学基础研究、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植物多样性保育及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杰出成就和重要创新成果的植物学科技工作者。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设置“杰出贡献奖”一名和“青年创新奖”两名。
(人民网 2022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