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科技成果登记公示

科技与教育处 2015-07-21

  根据云南省科技厅云科奖发〔20152号通知要求,现将中科院昆明分院2015年度630日前拟进行登记的成果相关信息在昆明分院网页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15天内,若对拟登记成果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昆明分院科技与教育处提出。若无异议,将按相关程序进行成果登记。 

  昆明动物所成果(4项) 

  1.成果名称:血吸虫的寄生适应性研究及其应用价值 

  成果完成人:陈兵、邵静茹、程菁菁、仵发静 

  成果简介: 

  血吸虫病疫情在我国依然存在快速蔓延的趋势。血吸虫病难以防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血吸虫对寄生生活方式形成了高度的适应性。血吸虫的尾蚴能够快速寻找、识别和入侵宿主,并发育成熟,而成虫能够长期维系与终末宿主的寄生关系,在营养摄取、免疫逃避和内分泌方面体现出高度的适应性和协同进化的关系。本研究首先概述了血吸虫寄生适应性多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其因寄生性适应而进化出的功能基因在血吸虫病防治靶标发掘方面以及其天然活性分子在多种应用方面的价值。 

  2.成果名称:西黑冠长臂猿食物选择及其对不同食物特征栖息地的适应 

  成果完成人:黄蓓、倪庆永、管振华、宁文鹤、王孝伟、蒋学龙 

  成果简介: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我们发现,由于植被构成和气候条件造成的物候差异以及各地不同的人为干扰情况,生活在不同栖息地的西黑冠长臂猿确实面临着不同的食物供给条件,但西黑冠长臂猿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调节适应各自的栖息地,并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需要,同时维持群体的稳定。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总结生活在不同栖息地中西黑冠长臂猿的生活策略: 

  1)西黑冠长臂猿可以通过改变取食物种、改变各类食物比例、利用家域内不同区域等方式来应对各自栖息地的食物供应变化。 

  2)各栖息地中的优势科都不是能够提供大量果实的物种,因此在较为严峻的生存环境下,长臂猿采取了较为节省能量的行为模式:尽管需要较大的家域面积,但他们在特定季节只集中利用家域内的某些区域和某些物种;在低温或者食物不足的时候它们采取多休息少移动的行为模式;同时只在果实丰富时才提高对果实的选择性。 

  3)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排除栖息地质量不同是不同社会构成形成的重要原因,虽然可能存在其他因素比如栖息地破碎化造成的迁移阻碍等,但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造成的选择压力无疑是形成大群体的本质推动力。而长臂猿可以主动的通过理毛这样的社会行为缓解个体间尤其是同性个体间的压力,从而维持群体的稳定。 

  本项目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期刊论文4篇,协助培养2名博士、1名硕士,在读博士2名。 

  3.成果名称:基于线粒体DNA证据重探尼泊尔人群的起源 

  成果完成人: 王华伟、杨利琴、李玉春、李越 

  成果简介: 

  以母系遗传的线粒体DNA为分子标记,测定了尼泊尔中部(加德满都)和东部地区两个群体的246个正常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和部分编码区的线粒体DNA数据,对研究个体进行了线粒体DNA单倍型类群的划分,并选取了21个单倍型类群无法界定的个体进行了线粒体DNA全基因组的测定及单倍型类群的划分,除一个新界定的单倍型类群M81外,我们将上述个体均划分到了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人群高频的单倍型类群。结合已发表的尼泊尔地区的3个群体173个个体的线粒体DNA数据,全面认识尼泊尔人群的遗传多样性,我们的研究发现东亚、南亚高频的线粒体DNA单倍型类群和当地特有单倍型类群分支构成了尼泊尔人群的主要母系遗传组分。这个之前历史记载尼泊尔人群是来自不同地区人群混合的记载相一致。深入分析发现,在尼泊尔群体中除了与其临近的南亚高频线粒体DNA单倍型类群外,还存在相对较高的频率的东亚线粒体DNA遗传组份。鉴于尼泊尔和中国由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相隔,因此,对尼泊尔地区人群中的东亚高频线粒体DNA组份是如何到达该地区的?一致存在较大争议。因此,为了深入探讨尼泊尔群体中东亚组份的来源,我们比较了尼泊尔群体中东亚组分和周边群体中东亚高频线粒体DNA之间的关系,PCA聚类分析发现,尼泊尔群体和中国藏族群体聚类关系位置比较近,而和印度东北部群体关系较远,进一步的遗传距离估算和混合分析结果均提示尼泊尔群体中的东亚组分和藏族群体有着较近的遗传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对特定类群进行中介网络图的构建,我们发现,尼泊尔群体高频东亚组分和藏族群体中的东亚组分处于相同的分支节点或者尼泊尔群体中的东亚组分位于网络图的分支末端,我们的结果提示,尼泊尔群体中的东亚组分来自中国西藏藏族群体,而非印度东北部或印度西北部群体,基于特定分支的时间估算提示,上述事件发生于约5700年前。我们的结果提示,尼泊尔人群是来自不同方向不同时期人群混合的产物,其中尼泊尔群体中的东亚高频组分约5700年前来自于中国藏族群体,到达尼泊尔之后分化成当地特有线粒体DNA单倍类群分支。我们的结果提示,喜马拉雅山脉在人类史前迁移过程中扮演着一个由北向南的通道作用,在本项目的资助下发表SCI论文3篇。 

  4.成果名称:云南哀牢山鸟类多样性沿纬度梯度的变化 

  成果完成人: 吴飞、刘鲁明、夏季、李欣磊、胡莞钊 

  成果简介: 

通过样点法对哀牢山鸟类多样性沿海拔和纬度梯度的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应用生物多样性加性分配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哀牢山鸟类组成沿海拔梯度的周转是维持哀牢山鸟类极高的多样性最为主要的因素,纬度次之。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和优化山区保护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对哀牢山中段共存的7种雀鹛的研究发现7种雀鹛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生态位的重叠,促进了共存。本项目在动物学研究发表了1篇关于哀牢山7种雀鹛物种共存的论文,1篇关于哀牢山鸟类多样性的文章正在审稿中,1篇关于哀牢山鸟类多样性保护的文章已投稿,2篇关于哀牢山鸟类多样性空间分布的论文正在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