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召开第十七届学术年会
1月6日,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以下简称“种质库”)召开第十七届学术年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普诺·白玛丹增、所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种质库各专题组组长和支撑部门主管等14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交流研讨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与利用。会议由种质库主任伊廷双、副主任于富强、副主任蔡杰联袂主持。普诺·白玛丹增表示此次学术年会多角度地呈现种质库2024年的工作成果与经验总结,这不仅是成果的展示,更是智慧的碰撞,让大家得以深入了解种质库在各个领域的深耕细作与创新发展。
本届学术年会主要分为部门年度工作总结、特邀专家报告两大板块。会上,伊廷双作种质库2024年部门年度工作报告,种质保藏中心和分子生物学平台分别做年度工作总结。13个专题攻关组和人才组分别进行了2024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党总支书记于富强代表党总支作党群工作总结,库办公室也汇报了一年来库务会、基建、安全、研究生、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本次学术年会邀请到基因编辑农业领军人物——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作题为Next-Generation CRISPR Technolog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Crop Improvement的学术报告,她系统介绍了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的原理,分享课题组在基因编辑工具创新研发以及应用工作的相关内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深圳) 研究员周永峰作了题为“葡萄全基因组智能设计育种”的学术报告,介绍了综合多组学、基因组编辑、合成生物学、机器学习、AI模型等在葡萄全基因组设计育种的研究工作。大家积极提问交流,现场气氛活跃。
在会议最后阶段,李德铢研究员对本次学术年会进行了点评。他首先对2024年种质库各专题组和支撑平台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充分肯定,认为这些成果不仅在科研领域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也为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他也对种质库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他希望种质库能够抓住新的历史契机,借助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引入更多先进的仪器设备与技术,为科研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在种质收集保藏方面拓展资源范围,加强对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力度,丰富资源储备;在种质创新方面深化与国内外科研单位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产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次学术年会的召开,不仅为种质库的科研人员搭建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成果、共谋发展的平台,也为我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研究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年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协作、创新进取,为实现种质库的长远发展目标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