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人民网记者走进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的“扶荔宫”生物多样性体验园,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扶荔宫”,是此...
公告:
重要政策举措及实施效果
-
2021.10.19
【人民网】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 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查看详情>> -
2021.10.19
【光明日报】昆明“扶荔宫”带你穿越植物王国
走进云南昆明北郊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扶荔宫”,便置身于神奇的植物世界,穿越于热带雨林、沙漠植物、深谷幽兰之间,这里有“见...查看详情>> -
2021.10.19
【科学网】COP15科学“大餐”展现科技“国家队”担当
最近这几天,位于昆明北郊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迎来送往,不胜热闹。这里的扶荔宫,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查看详情>> -
2021.10.19
【文汇报】植物学家们以各自研究诠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报记者 任思蕴查看详情>>
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13日,在《生物多... -
2021.10.19
【新京报】揭秘︱把种子存进植物“诺亚方舟”要几步?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一颗种子代表什么?“它代表着生物多样性的希望。”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种质保藏中心主任蔡杰说。查看详情>>
... -
2021.10.19
【人民网】VLOG丨领略生物多样性之美 打卡神奇的种子博物馆
查看详情>> -
2021.10.20
【人物】「画了这么多珍稀植物,他自己也是濒危物种啊」
查看详情>> -
2021.10.20
【人民日报】从6株到1.5万多株,华盖木迎来新生
华盖木是云南特有的木兰科植物。这一有1.4亿年进化史的古老树种,因为更新困难、生境退化和人为砍伐等原因,当人们在野外发现它时,已...查看详情>> -
2021.10.20
【光明日报】生物多样性保护如何增进民生福祉
红外相机拍摄的金钱豹。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查看详情>>
科研人员在展示创新中心试验引种的非洲矮化木瓜。许建初摄/光明图片
红外摄像机... -
2021.10.20
【拾云南】神秘果、食草虫、太空香蕉……都在这里!COP15室外主题展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