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重要政策举措及实施效果
-
2024.12.17
太阳爆发初期QFP波成分及其各向异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天文学国际期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与CME...查看详情>> -
2024.12.26
昆明植物所科研人员及其合作者揭示裸子植物核型演化历史和关键模式
在生物演化的过程中,核型的稳定性和变异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核型的稳定性对遗传信息的世代传递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核型的...查看详情>> -
2024.12.23
昆明植物所完成西隆山蕨类植物多样性跨境调查
横跨中越边境的西隆山为滇南第一峰,越南第二高峰(Phu Si Lung),其位于哀牢山系与越南黄连山系之间,被李仙江及其支流环绕。从海拔约...查看详情>> -
2024.12.16
《中国寄生植物》正式出版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爱荣研究员等编著的图书《中国寄生植物》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首次从寄生特性角度全面介绍了...查看详情>> -
2024.12.04
昆明动物所合作发现灵长类大脑新细胞类型起源与特化的分子调控机制
前扣带回皮层(ACC)在灵长类大脑的功能网络中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它通过远程神经投射将与“情感”相关的边缘系统和与“认知”相关的...查看详情>> -
2024.12.05
昆明动物所发现EGFR的分子胶降解剂
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在大多数肿瘤类型中高表达且驱动肿瘤的发生。然而,靶向EGFR的抑制剂仅在肺癌和结直肠癌中...查看详情>> -
2024.11.26
昆明动物所与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合作发布犬科动物综合数据库iDog2.0
家犬(Canis lupus familiaris)作为最早驯化动物之一,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家犬和犬科动物开展研究对遗传学、医学和生态...查看详情>> -
2024.11.29
昆明动物所合作研究揭示DNA甲基化在树鼩大脑二态性进化方面的贡献
树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的小型哺乳动物,因其高脑重比,被认为是最接近灵长类动物的哺乳动物,适于作为新的模式物种在神经...查看详情>> -
2024.12.10
餐桌上的金耳竟然是个新物种——昆明植物所在食用菌资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金耳是一种外表金黄色、肉质而富有弹性的真菌,具有食用、药用及美容等多种价值,是近年市场上越来越常见的食用菌。金耳及其近缘物种...查看详情>> -
2024.11.26
云南天文台在活动星系核宽线区结构和动力学演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南方基地的封海成博士、李莎莎博士及其合作者在活动星系核宽线区结构和动力学演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查看详情>>